close

成都等新一線城市為搶人送錢、送房、送戶口,你會逃離北上廣嗎?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至少有3億左右的中國人加入到瞭“流動人口”的大軍裡,給大城市帶來活力的同時,也飽受爭議。當“逃離北上廣”成為熱門話題,2017人口流向發生瞭怎樣的新變化呢?

改革開放以來,勞動力市場得以釋放,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至少有3億左右的中國人加入到瞭“流動人口”的大軍裡,這相當於差不多一個美國或者英法德意四國人口的總和。如此巨大規模的流動人口,也深刻地影響瞭中國人的生活,無論是“某漂”還是“土著”。

流動人口給大城市帶來活力的同時,也飽受爭議,前不久北京清理“某端人口”的事件再次將流動人口問題推向瞭風口浪尖。那麼,在即將過去的2017年,中國的人口流向發生瞭怎樣的變化呢?

為何“逃離北上廣”?

逃離北上廣,在近些年成為瞭經久不衰的話題,為什麼會有如此的感嘆?除瞭房價和子女教育問題,最近幾年還增加瞭霧霾引發的健康問題、戶籍制度導致的不公平等。喊著“逃離北上廣”這句口號的人很多,但是對絕大所數人來說,離開熱點城市並不等於回到瞭傢鄉,他們到底都去瞭哪裡?

首先,我們需要瞭解一下一線城市還能吸收多少常住人口。數據顯示,目前北上廣深的常住人口分別是:2173萬、2420萬、1404萬、1191萬人;根據城市規劃綱要,到2020年,北上廣深的常住人口會大致“控制”在:2300萬、2500萬、1550萬、1480萬。由此可見,未來幾年一線城市的人口增長空間已經不大,一旦超出增量,勢必會出臺新的政策控制人口數量,逃離北上廣,也許就成為不得已的選擇瞭。

一個城市的競爭力高低,直接決定瞭對人才的吸引力,根據《2017中國區域國際人才競爭力報告》顯示,上海、北京、廣東和江蘇的競爭力遠遠高於其他地方,越靠近西北部內陸的省市,國際人才競爭力越低。目前我國每年有超過700萬的高校畢業生,如果30%的畢業人口流向一線城市,很快就會達到規劃綱要所規定的上限,所以,向二線城市走,不失為一個選擇。世界五百強企業也紛紛搶灘二線潛力城市,創業氛圍、總部經濟等直追北上廣深,催生出大量高學歷、高技能人才就業崗位。

那麼,“逃離北上廣”的人到底都去瞭哪裡?近年來,二線城市尤其是中部地區人口增長比較明顯,人口凈流入最多的城市均為全國或區域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大多位於珠三角和長三角。艾普大數據顯示,重慶對北上廣深流出人口均具有較高的吸引力,成為最受逃離人群青睞的城市,其次為杭州、成都、廈門、蘇州、南寧、南京、長沙、武漢等。從整體上來看,逃離人群流入地區仍以周邊潛力城市為主。

這些受歡迎的二線城市,一般能夠提供較好的機會和資源。近年中低端制造業逐步從一線城市和東南沿海地區遷往中部二線城市,產業的轉移帶來瞭就業人口的遷移,像天津、成都、重慶、長沙這些城市,工業增加值累計增幅均超過150%,他們也是近幾年人口增長速度排名靠前的幾個二線城市。

除瞭就業,影響人們逃離北上廣最關鍵的因素肯定要算高昂的房價瞭,雖然本輪全國房價都漲瞭不少,但相對於一線城市,大多數人口流入城市的房價仍相對較低,“置業夢”更容易實現。

花招百出 二線城市人才爭奪戰打響

2017年,很多城市為瞭招攬人才密集出臺瞭各種優惠政策。與一線城市的高門檻截然相反,以武漢、成都、杭州等為代表的二線城市,可以說是在“砸錢”搶人,一場“人才爭奪戰”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為瞭進行住宅銷售價格調查,國傢統計局曾將國內70個主要城市劃分為三類,相比於沒有異議的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外,二線城市的榜單頗有爭議。《第一財經周刊》曾根據一系列政治、經濟指標評出瞭中國的15個“新一線城市”:成都、杭州、武漢、天津、南京、重慶、西安、長沙、青島、沈陽、大連、廈門、蘇州、寧波和無錫。這些城市也就是我們通常認為的二線城市。

根據《2017年Q3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二三線城市的人才需求量已經高於一線城市,且人才市場缺乏競爭,由於近些年來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勞動人口下滑,從2012年Q3開始,中國招聘需求人數是高於求職申請人數的,供需不平衡,導致如今的二三線城市不得不運用政策紅利吸引人才瞭。

中國目前的人口流動呈現出“四周豐富、中間凹陷”的局面,按照流入量將各省市分成三類:凈流入地區、動態平衡地區和凈流出地區,凈流入地區除瞭北上廣,還有天津、江蘇、上海、浙江和福建,西部省份是人口動態平衡地區,凈流出地區主要包括安徽、河南、湖南、四川、江西、湖北、廣西、貴州和河北,我國人口的流向不是“從西到東”而是“從中到靜電排油煙機東”。

《2017年高校畢業生招聘報告》顯示,畢業生簡歷投遞量前十的城市依次為廣州、成都、北京、重慶、深圳、鄭州、上海、長沙、杭州、貴陽,成都、重慶、鄭州這些城市成為除一線城市外畢業生最青睞的城市,人才流向的格局正在改變!2017年,不少二三線城市為瞭吸引人才紮根,在住房、戶口、創業扶持等方面都給予政策優惠,其中成都、鄭州等地的人才新政,被當作歷年來含金量最高、資助力度最大的招攬人才政策。

但是,必須客觀地來看,二三線城市的崛起,雖然確實是趨勢,但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也仍是不少城市的軟肋和短板,從“搶人大戰”的勢頭來看,二線城市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不久的未來,這些城市或許也代表著中國經濟新的活力中心。

現實面前 你會如何選擇?

目前中國的一個現狀是,相比於城市和薪酬來說,年輕人更加在意個人的成長及發展前景。根據調查機構對應屆畢業生的調查顯示,在對於未來個人發展最看重的三大因素中,獲得占比最高數量的選項是“個人發展空間除油煙機”,其次才是“所在城市的生活質量”,最後才是“薪酬福利待遇”。

對於很多人來說,“北上廣深”是不那麼現實的,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這座城市,但是到瞭成傢生子的年紀,很多現實問題就迎面而來瞭。這樣的情況也體現在數據上面,從一線城市的流出人口年齡分佈來看,占最大比重的是26-35歲。在廣州和深圳,這個年齡段離開的人口占瞭總流出人口的四成以上。原因可能是這個年紀的人正面臨結婚生子等問題,必須要做出選擇。其次是36-45歲的年齡段,這個年紀的人感受到一線城市巨大的生活壓力,從而可能尋求改變。

獵聘的數據顯示,杭州在人才凈流入方面遙遙領先,其實從去年開始,杭州在高端人才的引進數量上就已經超過瞭北上深。歸根結底,阿裡、螞蟻金服、網易等互聯網巨頭公司,賦予瞭杭州嶄新的魅力。

三四線城市有希望麼?

從2000年至今,通常可以把中國的人口的流向劃分為三個階段。中國目前仍處在人口聚集的過程,三四線城市不但仍處在整體人口流出的階段,並且近些年也並未出現邊際放緩的跡象。

一二線城市整體在2010年前後人口流入快速放緩,由此前每年約600萬的人口流入降低至200萬左右,之後即保持穩定。2010年以來,地級市人口流入率分佈可以印證三四線城市人口流出並未出現顯著的變動,一部分三四線城市的人口回流伴隨著更多三四線城市人口流出。

都有哪些三四線城市出現廚房油煙處理人口回流瞭呢?主要分佈在四川、安徽、河南等地,但不代表這些地區的所有三四線城市都出現瞭回流,主要是依賴兩條主線邏輯:流動人口老齡化和區域經濟發展。

例如四川,作為人口大省,生育率低、老齡化嚴重,流動人口年齡結構相對老化,地級市間經濟水平差距不大,流動人口回流主要出現在大量人口流出的地級市。又如河南,與四川的情況截然相反,屬於生育率高且人口結構年輕,地級市間經濟水平差距較大,向全國平均水平收斂速度極慢,從數據上看河南省的幾個經濟強市已經出現人口回流。

結語:流動人口不僅代表瞭城市的潛力 更牽動著房價的走向

未來十年,預計人口流動會加速並向城市圈聚集,但是目前土地供給與人口增速之間存在不平衡。隨著人口向核心城市聚集,一二線城市的常住人口增幅要高於建設用地的增幅,城市住宅市場將會持續供不應求,核心城市房價會長期有上漲支撐。

房地產長效機制主要包括發展租賃市場、構建保障房體系、土地改革、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以及房產稅改革等。租購並舉將降低人口流動的門檻,目前我國租賃市場尚不發達,租賃人口占比和出租房屋占比與發達國傢差距較大,流動人口集中的一線城市也與國際有較大差距。

隨著樓市調控政策的持續收緊,房價會呈現穩中趨降的走勢,租賃住房制度將進一步推進。一二線仍有大量住房剛需尚未滿足,三四線仍有大量的棚戶區需要改造,許多農業人口還有進城購房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同時也適度拉動總需求。人口流動對城市或區域十分關鍵,也將對房地產市場產生影響。(品途商業評論)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房天下立場。本文系作者授權房天下房產圈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成都買房那些事兒介紹:

第一個站在購買者角度思考和搜尋成都房子的良心公號。實用報告、良心測盤、價值小道,深度原創而接地氣。倡導樓市價值投資,指導理性投資置業。...


9075C54FF56B41C3
arrow
arrow

    plv515p3h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